他被圈內人稱為“范三秒”,多數題目三秒內就能給出解題思路;他是某知名K12機構元老級教師,后辭職創(chuàng)業(yè);兩個月前他停掉所有線下班,轉投線上教學,目前風生水起。他是范士闖,一位擁有14年教齡的資深數學輔導教師。
他被圈內人稱為“范三秒”,多數題目三秒內就能給出解題思路;他是某知名K12機構元老級教師,后辭職創(chuàng)業(yè);兩個月前他停掉所有線下班,轉投線上教學,目前風生水起。他是范士闖,一位擁有14年教齡的資深數學輔導教師。在剛搬不久的新辦公室中,范士闖接受了多知網的采訪。
“老師的作用就是激發(fā)學生興趣”
多知網:你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一定總結了不少教法方面的東西,能否分享一下?
范士闖:孩子成績能提高,只有一個原因,他喜歡這個科目,喜歡這個科目的唯一原因就是喜歡這個老師。如果他學不好,會覺得對不起這個老師。孩子是非常感性的。很多成年人也會有這樣的經歷,一路走過來,某個年級的某個科目,碰到一個讓自己不爽的老師,這門課就很難學好;相反,遇到一個幽默博學的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那就會學的很好。
多知網:所以對于中小學的輔導老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范士闖:對。程度差的小孩,激發(fā)了興趣后,他會忍不住去做題,甚至做題上癮。數學就是多做題,做好題。如果他自己能要求做題,就會很厲害。
課下時間是課上很多倍,課上老師能講的內容總是有限的,我們最大價值的就是啟發(fā)和激發(fā)。孩子有了興趣,自己回去學,不懂的再給他答疑,這就OK了。
多知網:數學解題過程確實很有意思,不過一些孩子對小學奧數是有抵觸情緒的,有沒有做過研究,多少孩子適合學習奧數課程?
范士闖:我認同教育萬能論。有些老師講課挑學生,但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只是方法不同,或老師的水平不行,所以才教不好。再頭疼的學生,也有方法,孩子的本性都是好的。不管是幾年級、什么程度、性格如何,小孩交給我都可以教好。
多知網:你剛提到老師挑學生,其實反過來,學生也會挑老師。
范士闖:這里面也有一些方法和度的問題,比方說面對一個學生,一直不停的批評,是不行的;一直表揚也是不行的。對于程度差的學生,要多鼓勵讓他有成就感;對于程度好的學生要嚴要求,做到無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如果表現的太弱,學生就會瞧不起你,現在的孩子都很成熟,即使只有小學三年級,初高中就更不用說了。
“上課時腦袋里不要有錢的概念”
多知網:你認為對于培訓機構的老師,最重要的要素有哪些?
范士闖:第一點要有愛。如果上課的時候,腦子里有一點錢的概念,比如這節(jié)課200一小時,那節(jié)課800一小時,稍微有一點這個概念那就很難講好了。教育和錢本身是不沾邊的,但課輔老師要生存,一些新老師教不好,很大程度是價值觀的問題,他們會把錢看得很重,因為要養(yǎng)家糊口。稍微老一點的老師就會知道,錢不是最重要的,口碑才是。
這點我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杜絕,但不會把錢放在第一位。我的長期課程一定是收費的,但有家長找我臨時上個兩三堂課,不收費也很正常。
第二點就是內功,這個需要多年的積累,還需要勤奮。教學內容本身必須靠譜。學生要學什么,就教什么,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授課內容,做個性化的輔導。
多知網:最近在線教育很熱,我看你在網絡上的課程也不少。
范士闖:網上有我六百小時以上的視頻,今年4月底我們線下的小班和一對一都不做了,全轉到線上,現在只有一個辦公室和一個錄課室。目前線上有幾百人的大班,四五個人的小班,也有一對一。
多知網:很多老師做線上,會碰到招生的難題。
范士闖:我們定位的是在線內容提供商,不接受散戶,主要和公司合作,提供定制化的內容。
多知網:現在在線教育領域普遍頭疼的是,完全摸不到門道,無論傳統機構,還是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
范士闖:我們也是一頭霧水,哪里都搞不清,比如一次課開多長時間,開什么樣的課程,怎么收費,該怎么賣這個課程,課程有哪些要素,點播為主還是錄播為主?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想不清楚。
所以現在線上的部分,我們主要還是去實踐,不去猜測。(多知網 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