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大閱讀攜手倪萍樊登,開啟“跟著名著游中國”之旅。
多知7月11日消息,近日,在“跟著名著游中國·北京場”活動上,著名主持人倪萍攜手著名講書人、學而思閱讀推薦官樊登,以及好未來(學而思)執(zhí)行總裁位晨,圍繞“北京記憶”、“精讀經典”與“暑期閱讀”等話題,展開了一場深度直播對談,吸引了上萬家庭在線聆聽與互動。
在直播現(xiàn)場,兩位文化名家以名著為引,就如何引導孩子“讀得懂、悟得深”,以及閱讀如何塑造人生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談到閱讀經歷,倪萍以《我與地壇》為例,剖析了史鐵生筆下的生命哲思:“讀書使得史鐵生的靈魂站立了,就算坐著輪椅,也可以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所以她“希望孩子們好好讀名著”。
樊登則聚焦《城南舊事》《朝花夕拾》等近現(xiàn)代名篇,從林海音、魯迅的北京足跡出發(fā),強調了精讀習慣對孩子長遠發(fā)展的關鍵作用。“一個孩子即使成績平平,但只要養(yǎng)成精讀的興趣和習慣,往往能比只刷題的孩子走得更遠。”他認為,名著是民族、社會的共同記憶和共同話語。只有精讀名著,孩子才能真正跟社會融為一體。
當被問及工作之余怎么做到大量閱讀時,倪萍以自身經驗說明,閱讀并非必須正襟危坐于書桌前,關鍵在于內心持續(xù)保有對知識的渴求和對閱讀的珍視。“讀書確實是我們工作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這種將閱讀融入日常點滴的意識,使得碎片時間也能成為汲取智慧的契機。
樊登則清晰闡述了閱讀方法的關鍵分野:“泛讀增長見識,精讀獲得成果。” 他坦言自己閱讀面廣、速度快,這得益于泛讀積累的廣度。然而,他明確強調,面對承載深厚思想的經典名著,“精讀”是不可或缺的深度耕耘。精讀的意義不僅在于語文,更能夠鍛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助力全科學習。他特別提到:“學而思大閱讀與我的理念一致,不是單純泛讀,而是通過精讀名著培養(yǎng)思維模式。好的思維模式,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面對“名著艱深孩子讀不進去”這一普遍痛點,倪萍與樊登結合自身經歷,開出了融合智慧與實操的“良方”——關鍵在于點燃興趣、降低門檻。
倪萍坦言自己小時候沒有書可讀,但姥姥會為自己講《聊齋》的故事。她強調,優(yōu)質的引導是叩開名著大門的“第一把鑰匙”。好的伴讀,能將艱深化為生動,將遙遠拉近身旁。
樊登對此深表認同,“不愛閱讀是沒興趣,沒讀懂”,并給出了三點讓孩子愛上讀書的建議:家里要有書,家長要讀書,讀后要交流。他認為,學而思大閱讀“比我們更懂孩子如何閱讀”,其專業(yè)體系能有效搭建理解階梯,幫助孩子穿透文字表層,把握深層意蘊,實現(xiàn)從“讀得多”到“讀得懂”的關鍵躍升。
在直播的尾聲,他們再次強調:名著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務,而是一場慢而深的修行。他們鼓勵家長們在暑假為孩子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既可以家中靜讀,也可以走出門去“讀城市、讀生活”。
據(jù)悉,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學而思大閱讀是好未來集團旗下學而思網(wǎng)校2023年推出的品牌,希望通過提供一套全能閱讀解決方案,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學而思大閱讀方面表示,其始終堅持“精讀+伴讀”的理念,幫助孩子讀懂經典、愛上閱讀、提升素養(yǎng),真正做到“讀寫雙提升,閱讀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