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進校學習軟件是如何運營的?

進入超過60%美國K12學校,這個進校學習軟件是怎么做到的?

2021-06-25 18:14:31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馮天鳴  

  來源|多知網

  文|馮天鳴

  圖片來源|Clever

  2021年5月初,挪威游戲化學習公司Kahoot宣布收購美國K12數字學習平臺Clever,以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

  據了解,此次交易將以現金和股票結合的形式完成,Clever的企業(yè)價值在4.35億至5億美元之間,但具體價值取決于Clever能否達到特定的業(yè)績目標。

  作為一家教育渠道整合的科技公司,Clever是如何在美國打下堅實的基礎盤的?

  01

  為解決問題而生

  在2010年后,智能設備漸漸走入了美國的課堂,老師們不再將智能設備視作洪水猛獸,而是將其當作課堂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學校開始嘗試為每個孩子提供電子設備,寬帶也成了教室中的基礎設施。

  在那個互聯網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學校,老師,創(chuàng)業(yè)者,都對新興的數字教育模式摩拳擦掌,都渴望在數字教育方面有所作為。

  當時,全美有數以百計的小公司投身于教育APP的開發(fā)之中,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在美國的 k12 從業(yè)者眼里,美國的數字教育似乎就要起飛,但就在大家開發(fā)完軟件后,一個被人們忽視許久的問題浮出了水面。

  由于美國的學區(qū)間大多獨立運行,全美國的學區(qū)采用的學生信息系統(tǒng)有上百種之多,當時的學習APP無法與這上百種信息系統(tǒng)一一對接,導致很多教師和學區(qū)管理者每次想讓學生嘗試新的學習APP時,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手動導入導出學生數據表。在那個學習APP層出不窮,教育從業(yè)者們眼花繚亂的時期,信息系統(tǒng)無法對接大大增加了學校的嘗試成本。

  美國數字教育的滾滾車輪還未走上正軌就遇上了第一個大坎。

  當時在科羅拉多州的 STRIVE Prep 特許學校擔任技術總監(jiān)的卡羅爾當時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如果世界不像你想的那樣運轉,那就去改變它。”卡羅爾在硅谷的同學經常提起這句話,想起這句話,他拉上在硅谷工作的兩個老同學一起創(chuàng)業(yè),就這樣 Clever 誕生了。

  Clever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OO丹·卡羅爾與當時的數字教育創(chuàng)業(yè)者的思路不同,Clever 從不宣稱自己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的形式,打破教育的傳統(tǒng)布局,Clever 只是一個轉換樞紐。曾經作為教培從業(yè)者的卡羅爾深知行業(yè)痛點,Clever 不做教培內容,也不做自己的 APP,它的基本盤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全美教育信息系統(tǒng)的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序接口)。

  通俗來說,Clever的平臺作為中介,將教育技術產品與學校的學生信息系統(tǒng)對接。之前教師想要嘗試一個新的教育程序,手動導入導出學生信息可能需要花費幾十個小時,但在接入Clever之后,只需要點一下鼠標,后臺就會自動對接信息,大大節(jié)省了教師的時間,讓教師能夠將時間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之中。

  Clever 免費為學校提供服務,他們的收費對象是那些想要接入 Clever 的教育培訓公司。教育APP無法與學校信息系統(tǒng)對接,教育從業(yè)者們焦頭爛額,就在這個正確的時間點,Clever帶著它的服務出現了。

  作為一個初創(chuàng)的整合平臺,Clever面臨著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在學校嘗試平臺之前,Clever并不是一個十分有吸引力的數據對接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在供應商支持Clever的同步技術之前,學校也不會去使用Clever的同步技術。

  但卡羅爾尋找到了破局點,首先,卡羅爾發(fā)現人們已經被信息系統(tǒng)不統(tǒng)一的問題困擾了十多年,有很多人愿意嘗試新的東西。第二,Clever對學校是免費的,所以采用的門檻很低。最后,作為一個前技術總監(jiān),卡羅爾非常了解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從技術上盡量提高了Clever與學校間的適配度。

  第一批接入Clever的學校與克羅格有著個人聯系,它們幫助卡羅爾建立了這個平臺的原型,而軟件供應商MasteryConnect和Goalbook則做了行業(yè)里第一批吃螃蟹的公司。這些學校和供應商的加入無疑為Clever開了一個好頭,Clever的口碑開始在教育行業(yè)里迅速病毒式裂變傳播。

  對那些苦于信息對接的學校和企業(yè)來說,Clever的出現無異于雪中送炭。在短短一年里,Clever 就獲得了 6000 家學校的青睞,收獲了投資界的大量關注。數據的飛速增長讓他們很快收到了超過 430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公司趁熱打鐵,又推出了一項新功能,讓學生僅憑一個登錄名和密碼就訪問數十種不同的APP,幫助解決了另一個K12 技術難題。

  02

  信息對接外的拓展

  近年來,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格局,加之政府監(jiān)管政策的逐步落地,讓部分教育機構陷入了增長乏力的局面,開始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中尋找機會。

  在 2021 年,超過 60% 的美國 K12 學校使用 Clever,其中包括最大的 100 個學區(qū)中的 95 個。每月有 1500 萬名學生使用 Clever 登錄。Clever 可以輕易接觸大量學生信息和學習數據,基于此他們開發(fā)數據分析功能,在數字教育輔助線下教育的過程中,Clever 會收集后臺數據,追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并產出分析報告,教師和學區(qū)管理者通過分析報告可以清楚了解到學生的課程參與情況。學區(qū)管理員和課程負責人可以經過學校和年紀的篩選,看到學區(qū)中特定的學生群體在這段時間內訪問了哪些資料,完成了哪些任務等,這讓他們在制定具體教學計劃時有了一個可靠的參考對象。

  在教學應用方面,Clever 還有名為數字教室的功能,與單純的直播不同,每個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需求來布置數字教室中的內容。教師還能通過數字教室實時看到每個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哪些學生在線,每個人的作業(yè)進度如何,他們查看了哪些資料等,這樣可以確保老師能注意到需要幫助的學生,并予以其準確有效的幫助和輔導。

  此前,美國K12學校中一直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學區(qū)管理者購買的APP服務和教師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大多數學區(qū)管理者花真金白銀購買的APP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在實際的教育場景中,這些APP并沒有發(fā)揮出管理者預期的效果,甚至有些都沒有被使用過。

  面對這樣的問題,Clever推出了一項重要的功能,那即是Clever Library?,F在已經有超過700種教育APP接入Clever的庫中,琳瑯滿目的軟件具備著各種各樣的功能,滿足了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各種需求。

  在教師登陸Clever的程序庫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所在地區(qū)最流行,使用數最高的APP的大圖。

bb.png

  教師可以通過特定的標簽篩選,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一類程序。如果點開一個程序的詳情頁,還能看到產品的簡要描述、定價信息以及它可以在哪些技術平臺和設備上使用。教師還可以查看同一地區(qū)有多少同齡人嘗試過它,還有他們對該APP的評價和評論。

aa.png

  如果一個教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程序,只需手指輕輕一點,就可以瞬間為自己班級的學生創(chuàng)建對應的賬戶。因為只需要為程序方提供學生的名字和年級的信息,所以也不必擔心隱私泄露的問題。相應的,孩子們不用下載五花八門的APP到電子設備之中,只需要打開自己班級的Clever界面,就能直接從網頁訪問老師為自己準備的APP。

  學校和學區(qū)的管理者則可以通過Clever Library,查看自己轄區(qū)中正在使用什么程序,并推薦或限制教師使用某些應用程序。比如,這些程序與當地學區(qū)的教育規(guī)劃不符,那么管理者們有權限限制老師使用這些應用程序,或者IT主管意識到使用某些程序會導致孩子的隱私泄露,他也可以限制老師們使用涉及隱私問題的程序。

  Clever Library成為了美國教育行業(yè)中的APP商店,給了教師更多的自主權,也給了學校和學區(qū)更低的試錯成本。他們?yōu)榻逃浖峁┝艘粋€新的分銷渠道,并從APP銷售額中提取抽成。

  Clever Library是有競爭對手的,那就是網絡行業(yè)的龍頭大哥Google,Google推出了APP hub,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這里找到可在 Chromebook 設備上使用的在線資源和APP。與 Clever Library 一樣,谷歌提供教育軟件的詳細說明,其中包括對APP的基本描述和隱私政策。但先入場的Clever多年深耕渠道整合,坐擁大量教育相關用戶,在教育軟件庫的建設與推廣上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

  盡管 Clever Library 具備為教育APP提供新分銷渠道的條件,但它并不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教師沒有權利去直接動用學校的教育資金購買軟件,雖然庫中的每個應用程序都可以免費或試用,但會有功能上的限制。這也是一部分局限性所在。

  對于教育科技公司而言,Clever Library 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渠道,讓更多用戶看到并試用他們的產品。如果有足夠多的學生和教師喜歡并使用公司的產品,那么學?;驅W區(qū)的管理員就有理由向公司購買全校使用許可,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Kahoot收購Clever之后,將會大大增加Kahoot在美國教育行業(yè)的影響力。Clever 預計在2021年獲得 4400 萬美元的收入,從財務角度來看,他們并不是一家飛速發(fā)展的公司。

  通過與 Kahoot 合作,Clever 將會更加靈活,也會獲得更多的資源,用以在自家平臺上構建新功能并擴展國際市場。Kahoot承諾在Clever成為旗下子公司后,會保證Clever的獨立運行,將繼續(xù)作為教師的開放平臺,繼續(xù)為學區(qū)和學校提供免費服務,并且平臺的名稱與網址將保持不變,在未來為會開發(fā)更多的新附加組件和功能。

  在國內,教育渠道整合的市場還待規(guī)?;⒄?guī)化,將學校與教育軟件對接,讓在線教育成為學校教育的輔助與補充,這似乎是一條可以嘗試的道路。

  參考資料:

  How K-12 Schools Tamed Silicon Valley

  Straight Up Conversation: Clever COO Dan Carroll

  Take Two: Clever’s Newest Effort to Help Teachers Try Before They Buy Edtech

  Kahoot Acquires Clever for $500M, Hoping to Expand Its Presence in the U.S.

END

本文作者:馮天鳴

微信編輯: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