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在嘗試著以“肆無忌憚”的方式,將廣告變成一門新手藝。
說到培訓行業(yè)的營銷方式,你想到的也許是海淀黃莊的戶外廣告,或是活躍在商場門口、步行街上的地推少年,還有在搜索引擎上不停蹦出來的機構介紹……在很長時間里,它們絕對算市場推廣的中堅力量。
然而,隨著大家對廣告的免疫指數越來越高,還在“套子”里的廣告玩法已經無法吸引每天刷上幾十個熱點的人們。
丟在所有市場人面前的難題是:還有什么有效的新手段去吸引流量?
影響力的進擊!大V一句話勝過十個小喇叭
有天,自帶超強IP屬性的現(xiàn)象級網紅papi醬,在視頻開始前植入了一段噠噠英語廣告……
瞬間感嘆:搞事情啊,papi醬給英語機構打廣告了!不但如此,她還在文案最下面加了噠噠英語試聽課鏈接加超大二維碼:
據了解,噠噠英語與papi醬的合作共包含三部分:硬廣貼片、旗下papitube平臺短視頻植入以及內容軟植入。在視頻下方的推廣文案中,每次風格都會有所不同,比如街邊地推模式:
再比如,帶著小驕傲又不失雞湯口感的安利模式:
本以為有了開頭廣告和結尾文案已經算是突破,然而papi醬在12月16日(四六級考試前一天)的《英語課不相信眼淚,要哭做完聽力再哭》的視頻內容中,毫無違和插入了噠噠英語廣告,并強化了其“一對一外教”和“在線少兒英語學習”的特性。
面對視頻中的廣告內容,微博粉絲也都帶有比較積極和正面的回應:
(話說,下面這位,確定papi醬看到你把她名字打成pali不會打死你么……)
在與papi醬合作前,噠噠英語還曾與雞湯教主“咪蒙”、漫畫記錄育兒故事的“粥悅悅”等自媒體合作。
噠噠英語CEO郅慧認為,通過用KOL意見領袖的宣傳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獲客成本,同時還能精準定位,瞄準家長市場進行廣告投放。
談到“咪蒙”,作為隨便一篇文章就能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閱讀量的自媒體,除了噠噠英語,她也曾為培訓行業(yè)的其他機構寫過一些推廣軟文。
在“咪蒙”微信的合作內容界面,僅顯示出來的已合作教育培訓機構就有4家,合作稿件累計7篇。
“咪蒙”的孩子還在讀小學,因此她的題材內容也多少會涉及到少兒教育等母親群體所關心的話題。而VIPKID、英孚、輕輕家教以及噠噠英語選擇與“咪蒙”合作,也印證了前面提到的“精準定位”。
那么,自媒體的一篇廣告能有多大影響力?
無論選擇微博大V還是網紅IP,它們的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yè)的曝光量,曾有人預測,未來3年網紅IP市場將超過2000億,這也預示著搶占微博微信網紅的傳播紅利將為企業(yè)帶來的更多可能……
大屏依舊吸金,植入廣告的霸屏時代
移動端的爆發(fā)無疑為互聯(lián)網信息傳播造就了新一輪契機,而作為曾經最為“喜聞樂見”的推廣方式,通過電視機向客戶傳播信息,在如今依舊好用。
今年夏天播出的現(xiàn)象級話題電視劇《小別離》,針對“留學低齡化”,講述了三個不同的家庭對于孩子在升學、留學上的迷茫與選擇。
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到,在劇情中曾出現(xiàn)了幾次與精銳教育相關的內容。據了解,其中一個場景也是在精銳教育的海淀黃莊校區(qū)拍攝。
近幾年在影視劇中植入廣告已經很常見,但是硬把贊助商以所謂的“軟廣告”植入也常把觀眾整的滿臉尷尬。
《小別離》中有一個鏡頭,是家長將曾經孩子喜歡的一位年輕老師更換為一位來自精銳的家教,這位老師的形象與之前年輕、活潑的老師形成鮮明對比,顯得更加嚴肅、正統(tǒng)。
雖然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嚴肅的老師或許更適合為孩子進行嚴謹的輔導,但劇情造就的形象反差也的確讓人不禁調侃:這真的是在為贊助商打廣告么?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吐槽影視劇的廣告植入變成好玩的事情,或許精銳這種相對柔和的介入已經算是良心,畢竟其他電視劇的廣告早已喪心病狂!
(老九門,每一個入坑者都需要一瓶東鵬特飲?。?/p>
(瘋狂的石頭告訴我們,做廣告是可以很直接的)
其實教育機構與影視類內容在幾年前就已有合作,學大教育曾與開心麻花的沈騰以及嘻哈包袱鋪的高曉攀合作,制作情景劇《天才進化論》,兩位都在劇中飾演學大老師。
(話說那時候的高曉攀還有點胖……)
除了影視劇,明星真人秀在這兩年也進入了一鍋亂燉的狀態(tài):爸爸在家看孩子、爸爸帶著孩子出去溜達、夫妻一起出去玩、隨便搭個CP一通亂跑……雖然亂燉,但不少商家也瞄準了這道菜。
今年4月,噠噠英語與湖南衛(wèi)視推出的明星育兒類節(jié)目《媽媽是超人》節(jié)目達成戰(zhàn)略合作,其官方稱贊助《媽媽是超人》斥資千萬元,同時節(jié)目采用前沿植入技術,觀眾在看節(jié)目的時候還可以直接進行產品咨詢與購買。
影視內容被植入廣告早已有之,無論是日韓劇里的夏普和三星手機或是美劇中男一的Nike板鞋,幾年下來影視劇已經從曾經的3C產品、食品飲料、汽車逐漸擴張到更多領域。
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培訓機構走進屏幕,到時您會被吐槽還是力挺?
學霸+明星,活招牌自帶大流量
學生產品找明星學生一定是最合適的,于是很多培訓機構也盯上了尚在讀書的小明星們,除了唱歌拍戲跑通告,這些明星也成為了一些培訓機構的“引流小生”。
在前文提到的《天才進化論》中,關曉彤就在劇中與沈騰搭檔對手戲。今年她以文化課552分考入北電,并在微博表達了對學大的感謝,她的母親也表示“很感謝學大,關曉彤的成績有一半是學大的功勞”。
《小別離》中飾演黃磊女兒朵朵的張子楓,是精銳教育的學員之一,圖為張子楓拜精銳CEO張熙為自己的“考神”。
還有一個人,雖然已經過了在學校讀書的年齡,但在獲得了亞洲特別貢獻獎并全程英文演講后,如黑洞一般為其代言的英孚吸收大票粉絲,這次就以他的照片來作為本期稿件的收尾,他就是——胡歌!
放眼于培訓行業(yè)的商業(yè)推廣之路:街頭巷陌派發(fā)廣告的宣傳者們,在用體力完成著推廣責任;挑燈夜戰(zhàn)的策劃者們,也在用數據和邏輯分析著善變的市場;但還有一些人,在嘗試著以“肆無忌憚”的方式,將廣告變成一門新手藝。(多知網 馮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