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wǎng)7月7日消息,A股連續(xù)受挫,停牌成了眾多上市公司的避風港。截止7月7日晚間,兩市停牌公司數(shù)量已近1000家,超過上市公司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成為A股史上最大規(guī)模停牌潮。
在這場危機中,此前備受熱捧的A股教育概念股未能幸免。全通教育5月13日達到52周最高點467.57元,7月7日收盤價79.39元。立思辰5月18日達到52周最高點85.13元,7月1日收盤價25.88元,于7月2日停牌;拓維信息5月20日達到52周最高點79元,7月7日收盤價29.9元。新南洋于6月2日達到52周最高點61.99元,7月7日收盤價20.39元。
同樣,停牌成了教育概念股自救的方式。7日晚間,拓維信息發(fā)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稱“擬籌劃游戲行業(yè)股權收購事項”;新南洋發(fā)布停牌公告,稱“擬籌劃重大事項”;7月6日,方直科技發(fā)布停牌公告,稱“有可能對股價產(chǎn)生影響的事項待公告”;更早時候,立思辰發(fā)布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事項”。
從近期上市公司停牌公告上看,大部分公告的停牌原因多為籌劃重大事項,但并未透露詳情。
有分析人士認為,多家公司為了避免非理性持續(xù)暴跌,選擇停牌在情理之中。同時,也可能確實有資本運作的計劃,大盤調整為其提供了較好的時機。
對于眾多公司停牌,不少投資者調侃稱其為“良心公司”,戲稱“停牌的股票都是業(yè)界良心”。
(圖為雪球用戶評論)
但也有觀點認為,一些停牌的公司復牌后,不一定能逃脫補跌的命運。
長江證券投資顧問高波接受經(jīng)濟之聲采訪時發(fā)表觀點稱:“影響補跌風險的因素比較多,比如停牌期間是否出現(xiàn)利好,利好的實質性有多大,停牌期間市場走勢如何,公司所在板塊投資者的熱情高不高,都會影響復牌之后的走勢。在停牌期間,投資者要做足功課,在它復牌之前就要想好對策。”(多知網(wǎng) Kar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