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多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不同的是,他們帶有學術、教研的性格,常把“教育本質”、“知識體系”掛在嘴邊,了解老師們的苦惱,希望用科技來改變傳統教學。于是,就有了多知網專欄作者駱毅筆下的這位數學“囧神”的故事。
培訓業(yè)規(guī)模經濟與專業(yè)化相結合的發(fā)展趨勢,可以讓老師們迅速成長起來,但也把他們變成了流水線上的環(huán)節(jié)——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這一點與習慣承擔綜合性職責的公立校老師相比有著明顯區(qū)別。那么,培訓機構老師吃的是“青春飯”嗎?
隨著教師資格證改革從試點走向全國推行,教師終身制已經被打破。年輕老師們還會愿意守著不多的工資鉆研教學嗎?這需要市場機制推動教育資源進行更好的配置,給予有志成為“教育大師”的公立學校老師們更好的認可和回報。能否做到這一點,決定了今后“最懂教學的老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