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自2022至2023學年度開始施行。
多知網(wǎng)9月9日消息,日前,北京市教委發(fā)布《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自2022至2023學年度開始施行。
實施辦法提到,義務教育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類。以國家課程為主體,以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為補充。國家課程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一組織開發(fā)、設置。所有學生必須按規(guī)定修習。
實施辦法在科目設置方面表示,義務教育課程九年一貫設置,按“六三”學制或“五四”學制安排。國家課程設置道德與法治、語文、數(shù)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歷史、地理、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
實施辦法公布了的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表,其中語文是所有課程學時占比第一的學科,占比為20.1%至21.2%,其中包括三至六年級開設的每周1學時書法課。數(shù)學位列第二,占比13.5%至14.6%。
藝術和體育的課程學時占比僅次于數(shù)學,分別為11%和10.6%。藝術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其中一至二年級包括唱游·音樂、造型·美術;三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融入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相關內容;八至九年級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含戲曲)、影視(含數(shù)字媒體藝術)等,學生至少選擇兩項學習。構建以藝術課程為主體的美育一體化課程體系,小學高年級學段開始學習藝術史教育內容。
英語的課時占比8%。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起始年級為一年級。一至二年級使用地方課程學時,以聽說為主。初中階段開設外語,可在英語、日語、俄語等語種中任選一種??茖W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初中階段分科開設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科技在三至八年級獨立開設。
歷史和地理的課時占比分別為1.8%至2.2%、1.5%至1.8%。歷史、地理在初中階段開設,實行“五四”學制的學校,可從六年級開設地理。
體育與健康的課時占比為10.6%,在一至九年級開設,每天1學時,每學期至少安排室內課4學時。優(yōu)先統(tǒng)籌使用國家、地方、校本課程,不足的在學校兩周機動時間安排。
勞動的課時占比為3.3%,在一至九年級開設,每周1學時。綜合實踐活動在一至九年級開設,側重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社會實踐,每周1學時,可統(tǒng)籌集中安排,也可分散安排。
實施辦法表示,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科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經(jīng)驗,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各門課程平均應有不低于10%的學時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班團隊活動在一至九年級開展,每周不少于1學時,內容由學校安排。
實施辦法中明確,每學年共39周。一至八年級新授課時間35周,復習考試時間2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九年級新授課時間33周,第一學期復習考試時間1周,第二學期畢業(yè)復習考試時間3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合理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不早于8:20,中學不早于8:00。一至二年級每周26學時,三至六年級每周30學時,七至九年級每周34學時。小學每學時按40分鐘計算,初中每學時按45分鐘計算。
實施辦法還提到,各區(qū)和學校要加強課程管理,開齊開足開好各類課程,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課程門類。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堅持把教材作為學校教學的基本依據(jù),落實義務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基本規(guī)范和基本規(guī)程,合理安排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