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并不是孩子放棄,而是家長先放棄了。

當孩子想要放棄,家長該怎么辦?聽聽名師怎么說

2022-05-15 10:24:15發(fā)布     來源:成長的可能    作者:李厚儀  

    專家|李厚儀

  撰文|張蔚斐

  來源|成長的可能

  專欄:厚儀老師談教育

  成長的可能推出“厚儀老師談教育”專欄,將持續(xù)解讀家長們關(guān)心的家庭教育話題。

  李厚儀,原北京四中語文高級教師,龍之門語文教育研究院院長,曾在中央電視臺中國考生欄目主講作文。

 

  興趣課上了幾節(jié)就不去上了、學習“打雞血”沒兩天就冷了、三分鐘熱度、個人習慣培養(yǎng)也不能堅持……

  生活中,孩子做事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對家長來說,面對一個容易放棄的孩子,總是感到很苦惱。

  當孩子想要放棄時,背后可能是哪些原因?qū)е碌?家長可以如何引導孩子堅持不放棄呢?

  本期專家解讀,成長的可能團隊對話了原北京四中名師李厚儀,對于容易放棄的孩子,他有哪些建議?

  #1

  孩子容易放棄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家長該怎么做?

  要想幫助孩子解決容易放棄的問題,首先家長需要搞清楚,孩子為什么總是輕言放棄?

  在我接觸的孩子中,練鋼琴是比較常見的孩子容易放棄的例子。

  一開始孩子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長時間下來,每天回家要練習很久,反復重復一首歌曲,還要考級,考了兩三次之后,孩子就不想練了。也有堅持不了練字、堅持不了每天讀課外書半小時的,很多孩子在堅持的過程中慢慢產(chǎn)生畏難情緒,就容易放棄。

  家長有時候談及這些事,就會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毅力不夠?做什么事都不能堅持?這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孩子做事半途放棄的核心原因有兩個:

  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本身到一定層次時會有難度。

  任何事情,想進一步探究的話一定是非??菰锓ξ兜?。比如鋼琴,想練到高水平,后期就是反復重復、枯燥的練習,日復一日每天練習。提升能力到了一定層次時,一定是需要下苦功夫的,趣味性不高,導致孩子容易放棄。

  二、孩子在過程中得不到及時的肯定,無法獲得成就感。

  本來過程就很枯燥,家長一看孩子練得不好,還要指責孩子,家長沒有及時給孩子肯定,導致他產(chǎn)生挫敗感。本身的困難加上挫敗感,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放棄情緒。

  那么,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孩子減少放棄呢?

  首先,當孩子決定做一件事時,家長就要先和孩子分析清楚這件事的價值和意義。說清楚過程中可能會面對什么困難。

  比如練習鋼琴很難,每天要練習多少遍,你能不能堅持?如果孩子覺得“我能克服,能達成這個目標。”那就說好了,每天要做到什么量,如果做不到怎么辦?凡是事先這樣溝通過的孩子,最后堅持下來的更多。

  第二,在孩子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及時給孩子肯定。

  尤其是在一些關(guān)鍵節(jié)點上,例如考級需要反復練習時,多給他一些鼓勵,讓他看到過去的自己和現(xiàn)在的自己的差別,看到自己的進步,以及看到未來有可能能達到的更好的自己。

  第三,榜樣的交流能促進孩子進一步堅持。

  要學會去找在同一領域里做得非常好,已經(jīng)在享受自己堅持之后的成果的榜樣。比如身邊的親戚、朋友、學長,同樣在堅持預習,成績很好的孩子,講講自己預習的經(jīng)驗、預習的好處,如何幫助他考試考好之類的?;蚴菆猿志氉值暮⒆樱瑤啄暌院笞謱懙煤苁娣芎每?,在比賽中獲得什么名次。

  可以把這些榜樣找過來聊聊天,也可以分享一下他們當初在這些困難的節(jié)點上是怎么度過的。

  #2

  事先充分了解溝通,堅持正確的事

  有些孩子答應的很好,實際做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讓他退縮,這是非常正常的,孩子的心智發(fā)育沒有到一定程度,當孩子回答“沒問題”時,孩子對未來困難的預想是不夠的。

  這時候和孩子交流是一方面,另一點很重要的是,家長到了這一階段,自己本身要堅持,不要放棄。換句話說,很多時刻孩子之所以放棄了某些習慣和行為,更多的不是孩子放棄了,是家長先放棄了。

  家長一旦認定了,比如要培養(yǎng)孩子的一個興趣,培養(yǎng)他的一個好習慣,家長首先要說服自己,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中間一定會遇到困難,但是如果家長先投降了、放棄了,孩子也學著放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習慣:做任何事一旦遇到困難就往后退,而不是勇敢地去面對。這樣的思維方式一旦形成,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影響的。

  所以,在孩子決定做某件事之前,家長要先認定,這件事要不要讓孩子去做?跟孩子講清楚利弊關(guān)系后作為家長在日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去堅持完成。

  只要家長堅持了,就會想辦法讓孩子堅持。

  就拿孩子培養(yǎng)興趣愛好這件事來說,孩子為什么在興趣班里容易放棄?其實是最開始選擇的時候就出了問題。很多家長不清楚孩子的愛好和特長是什么,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大部分家長都不是專業(yè)人士。

  這時候有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嘗試。

  帶孩子去一個場所,比如以前那種少年宮,各種各樣的興趣班都有,先讓孩子了解、嘗試一下,不著急報班。各種樂器了解一下、各種舞蹈了解一下,看孩子最感興趣的課是什么。讓孩子把最想學的幾門興趣課羅列出來,按照感興趣的程度排序。帶著孩子算一筆賬:孩子每天除去學習時間和一定的娛樂時間之外還有多少時間留給這些興趣愛好?算完之后發(fā)現(xiàn)可能近期只有報兩個班的時間,那就按照愛好排序的前兩名去學。

  然后帶著孩子分析這兩門興趣班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困難,學完之后會擁有哪些技能?

  孩子還小,對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不清楚的,這時候需要家長的引導,在家長也缺乏經(jīng)驗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廣泛體驗和理解,再做出選擇。不要盲目聽別人的,看別人學哪個樂器好,就跟風。孩子就是不喜歡怎么辦?

  為什么我建議家長要讓孩子提前廣泛體驗呢?

  這是避免孩子盲目的選錯,選到一個根本不適合孩子的興趣愛好。如果僅僅是看別人做得好,但是孩子自己的能力達不到,連體驗課都跟不上,這時候孩子不想堅持,家長強迫孩子堅持,就會很吃力。

  真正的堅持是什么?

  第一,是孩子當初做出的選擇是反復考量之后慎重思考的結(jié)果,而不是盲目選擇的結(jié)果。第二,在過程中,是因為時間、練習量的問題引起的困難,而不是讓孩子去堅持根本達不到的事。

  如果孩子學不會,說明這個東西不適合現(xiàn)階段的孩子的年齡、能力,這時候的堅持就沒有意義。如果是因為孩子偷懶、練習量達不到才導致效果不好,這時候是需要堅持的,因此,也不是說孩子不堅持做一件事就一定是錯的。

  #3

  訓練并及時指導孩子的忍耐力和專注力

  除此之外,家長還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韌性和專注力,指導孩子有方法地堅持,而不是用錯誤的方法盲目堅持錯誤的事。

  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就是在鍛煉孩子的忍耐力和韌性,生活中,當孩子有某些需求時,不要太著急去滿足孩子,要學會帶著孩子思考,這個需求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是不是現(xiàn)在就必須滿足?不滿足可不可以?

  多帶著孩子去理性分析這些問題,如果分析的結(jié)論是現(xiàn)在確實不著急,那么換一個時間滿足可不可以?當家長讓孩子逐漸在延遲滿足中學會忍受后,未來他遇到困難時的忍耐力也會更好。

  家長還需注意的是,當孩子在生活中專注做某件事的時候,家長不要輕易打斷孩子。

  比如孩子在寫作業(yè),不要老是讓孩子喝水、吃東西。要讓孩子養(yǎng)成投入之后持續(xù)集中精力的能力。經(jīng)常被打斷的孩子集中精力的能力會比較短,耐心會不夠,做事的堅持能力會比較弱。因此,當家長看到孩子投入時,一定要保護這個氛圍,讓孩子充分完成一次思維過程。

  并且,在這之后一定要對孩子剛才的專注行為進行肯定。孩子以前做事容易放棄、沒有耐心,今天有進步,堅持的時間比昨天長,這時候就要及時鼓勵。

  比如男孩子練引體向上,第一天做了兩個就放棄了,第二天雖然他還是只做了兩個,但是他做完兩個以后還在上面掛了一會兒,這就是堅持。雖然數(shù)量沒有增加,但是持續(xù)時間增長了,這就是需要鼓勵的進步。

  這給孩子造成的印象就是:在生活中只要堅持就會有很大的收獲。慢慢地孩子的思維里就會有一個概念:堅持是一件好的事情。借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讓孩子建立堅持有好處的概念。

  當孩子具體面臨某一件不能堅持的事時,可能是需要具體科學的方法指導,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孩子能從中找到成就感,進而能堅持。比如孩子就是不能堅持預習,家長就要讓孩子真的體驗到堅持這件事的好處。有家長問我,孩子第一天預習沒問題,第二天沒問題,上完課都很開心,堅持一個星期之后就不想預習了。為什么?那是因為孩子預習課文的時候只是為第二天上課完成的一個任務,沒有從中獲得成就感。

  換句話說,家長有沒有指導孩子如何預習?拿語文學科來說,很多孩子的預習就是把課文讀了一遍,其實這不是預習。預習也講究方法,要關(guān)注哪些問題?當孩子通過有效預習考出好成績的時候,他自然能知道堅持預習的意義。

  他獲得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尊重,自然而然能堅持下去,而不是盲目地為了堅持而堅持。“預習很重要”,這句話是很蒼白的,必須要給他具體的堅持方法。

  總結(jié)來說,當孩子放棄做一件事,家長要理性地分析孩子放棄的原因。是因為對這件事了解不夠產(chǎn)生的結(jié)果?惰性導致的?還是孩子能力不足導致的?如果是惰性導致的,就要引導孩子學會堅持。

  如果是能力不足導致的結(jié)果,我倒覺得有些時候的放棄是正確的。另外,特殊時期的放棄也很重要,比如孩子到了初三、高三這樣的關(guān)鍵時候,有些小時候堅持的愛好,時間不夠了怎么辦?這就需要做減法,學會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