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是教育部黨組和教育督導“雙一號工程”。

“雙減”共32個配套文件:學科類培訓線下壓減率91.45%,線上87.07%

2022-02-23 21:17:44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關注教育的  

  多知網2月23日消息,根據(jù)教育部消息,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1年國務院部門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案工作有關情況。4個部門相關負責人出席發(fā)布會并作介紹,教育部副部長宋德民出席發(fā)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關于“雙減”方面,宋德民提到,教育部將“雙減”作為部黨組和教育督導“雙一號工程”,做的工作包括: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司,牽頭建立19個部門組成的“雙減”工作專門協(xié)調機制,督促各地成立專門機構,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報請中央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密集出臺32個配套文件,及時提供政策供給和操作指導,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體系。

  截至2021年底,學科類培訓線下與線上機構壓減率分別為91.45%、87.07%,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宋德民還提到,2022年加強縣域高中的發(fā)展是重點之一。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縣域高中托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好縣域高中建設各項工作。

202202231720654_682238.jpeg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

  以下為教育相關問題實錄:

  一、教育部建議提案全部按時辦結

  根據(jù)宋德民介紹,教育一直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領域。2021年教育部共辦理建議提案2506件,其中牽頭辦理1164件。近年來,教育部建議提案全部按時辦結。教育部一直以來都將建議提案辦理列為重點工作,我們將辦理建議提案作為了解民意、回應關切、完善政策、推動工作的重要途徑。

  宋德民還介紹了辦理教育提案的工作要點:

  一是全鏈條壓實責任。印發(fā)《教育部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規(guī)程》,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細化分級負責、加強通報督辦、推進答復公開、嚴格考核激勵,確保責任落實、辦理到位。

  二是全過程溝通聯(lián)系。兩會前主動聯(lián)系代表委員介紹交流教育工作,聽取意見建議;向代表委員寄送參考資料,服務代表委員履職;辦理過程中通過邀請調研、走訪、座談、視頻連線等形式與代表委員深入溝通;辦理后及時答復反饋。

  三是全方位推動工作。將辦理工作與業(yè)務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一并落實。2021年共采納代表委員意見270條,出臺政策措施62項。對代表性強、關注度高的,如“推動治理規(guī)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重點督辦建議、“關于發(fā)展在線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重點提案等,由分管副部長負責集中力量研究辦理、重點突破。

  二、為代表委員提供2439份教育相關材料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教育是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領域,去年教育部牽頭辦理的建議提案數(shù)量有1000余件,在做好與代表委員溝通聯(lián)系方面,教育部有什么好的經驗做法呢?

  宋德民:謝謝你的關注和提問。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肩負著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是黨和國家聯(lián)系人民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教育部高度重視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lián)系,主動向代表委員報告工作,坦誠交流教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爭取代表委員和人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同向發(fā)力、同題共答、相向而行,把教育事業(yè)辦好。

  2020年,教育部專門制定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與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xié)委員溝通聯(lián)系的通知》,要求持續(xù)完善機關司局、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聯(lián)系服務代表委員的工作機制,兩會前后主動聯(lián)系代表委員介紹交流教育工作,聽取意見建議;辦理過程中通過登門拜訪、專題座談、邀請調研等形式與代表委員充分交流,就反映集中的問題進行專題溝通,推進解決;辦理完成后及時報告反饋辦理結果。

  今年春節(jié)前,教育部黨組成員分別帶隊走訪8家民主黨派中央,匯報教育年度工作和下一步工作考慮,與委員就關心的教育問題交流意見。向代表委員和各省人大、各民主黨派中央寄送《建議提案選題參考手冊》《教育熱點20問》《2022年工作要點》等資料2439份,為代表委員履職提供參考。春節(jié)后,召開代表委員座談會,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向代表委員報告2022年教育重點工作,在京部黨組成員和有關司局主要負責同志聽取了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

  下一步,我們將在提高代表委員滿意度上下功夫,完善常態(tài)化溝通聯(lián)絡機制,拓展多樣化溝通聯(lián)絡渠道,實現(xiàn)全過程溝通聯(lián)絡,使建議提案辦理成為回應人民群眾對教育美好期盼的重要渠道。

  三、“雙減”是教育部黨組和教育督導“雙一號工程”,共32個配套文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雙減”是2021年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教育熱點話題,能否簡要介紹一下教育部根據(jù)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做了哪些工作?

  宋德民:這位記者提的這個問題很好。2021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訓亂象是很難治理的頑瘴痼疾,對打著教育旗號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緊盯不放,堅決改到位、改徹底。代表委員提出有關“減負”“校外培訓治理”的建議提案多達數(shù)十條。全國人大將“推動治理規(guī)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列為重點督辦建議,涉及的14件建議中11件由教育部主辦。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針對代表提出的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嚴格廣告治理、推進減負等建議,教育部將“雙減”作為部黨組和教育督導“雙一號工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jiān)管司,牽頭建立19個部門組成的“雙減”工作專門協(xié)調機制,督促各地成立專門機構,形成黨委統(tǒng)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報請中央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密集出臺32個配套文件,及時提供政策供給和操作指導,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體系。

  三是及時處置暑期培訓、隱形變異培訓、“爆雷”“冒煙”機構、戶外廣告等突出問題,全面完成“營轉非”“備改審”和出臺政府指導價工作,大力推進校內提質減負。

  四是對全國31個省市進行調研指導,組織專門力量開展線上培訓日常巡查,務求工作實效。

  五是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開展宣傳工作,深入系統(tǒng)全面做好政策解讀,宣傳科學教育理念,形成育人合力。

  2021年8月,教育部就“推動治理規(guī)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重點督辦建議召開座談會,8位人大代表在線參會,12家部委共同匯報工作進展。截至2021年底,學科類培訓線下與線上機構壓減率分別為91.45%、87.07%,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據(jù)第三方調查顯示,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后服務表示滿意,72.7%的家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全社會支持和認可“雙減”改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四、將研究制定縣域高中托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

  紅星新聞記者:去年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圍繞加強縣域高中的發(fā)展提出了建議。這一年教育部在這一方面收到了哪些好建議和提案,辦理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進展?

  宋德民: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去年兩會期間,教育部收到部分代表委員關于加強縣域高中建設的提案建議,指出部分縣域高中存在生源和教師流失嚴重、基礎條件薄弱、教育質量不高等問題。相關情況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強縣域高中建設”正式寫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教育部組織專家赴東、中、西部多個省份,在深入調研縣域高中辦學狀況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

  一是堅持源頭治理,切實加強招生管理。在2021年秋季招生中全面實行普通高中屬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建立地市級高中階段學校統(tǒng)一招生錄取網絡平臺,強化招生計劃和錄取過程管理,加大違規(guī)查處力度,堅決遏制縣域優(yōu)質生源過度流失。

  二是努力強筋健骨,整體提升辦學水平。會同九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fā)展提升行動計劃》,從招生管理、教師補充、教師能力素質、托管幫扶、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提出要求。會同財政部繼續(xù)實施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項目,重點支持縣域高中發(fā)展,加快縮小與城區(qū)普通高中的差距。

  2022年2月,教育部聯(lián)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1個部門召開“十四五”國家基礎教育重大項目計劃實施部署工作視頻會議,對縣域高中發(fā)展提升計劃等4個“十四五”基礎教育重大項目計劃實施進行全面部署;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調度視頻會,專題部署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和縣域高中發(fā)展提升工作。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縣域高中托管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落實好縣域高中建設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