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倍受重視,這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如何做課后服務?這家教育信息化企業(yè)有了思路

2021-08-10 17:20:32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曹玉蓓  

  伴隨著中辦、國辦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落地,各種配套措施正在快馬加鞭地推行,“課后服務”是關鍵一環(huán)。

  7月13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明確:“秋季開學開始,將在義務教育階段全面推行“5+2”這一新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小時,結束時間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

  2017年教育部第一次印發(fā)《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強調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好學校、社區(qū)、校外活動中心等資源,部分城市自那時已經開始試水“課后服務”。

  時隔3年多,這一次教育部在通氣會中提到,“已經建立了課后服務直報系統,將定期通報各地工作進展,加強工作調度。”

  “雙減”中專門提及“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要求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并提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梢钥吹剑m然“課后服務”主體依然是學校,但對于企業(yè)來說也有機遇。

  可以說,“課后服務”倍受重視,這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在學校壓力陡增的情況下,企業(yè)如何幫助學校減輕壓力?企業(yè)該如何發(fā)揮作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校外企業(yè)試圖加入到“課后服務”的生態(tài)中來。

  01

  老牌教育信息化企業(yè)的新布局

  老牌教育信息化企業(yè)鴻合科技也正在拓展“課后服務”。

  鴻合科技做教育信息化由來已久,旗下“鴻合Hitevision”智慧教育品牌已經有13年的歷史,主要面向學校提供智能交互產品及解決方案,鴻合科技的智能交互平板和智慧黑板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

  近年來,中國教育信息化進程較快,尤其是硬件已經有很高的覆蓋率,根據國家網信辦發(fā)布的《數字中國發(fā)展報告(2020年)》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從2016年底的79.37%上升到100%,98.35%的中小學已擁有多媒體教室。

  可以說,全國中小學的基礎建設已經趨于完備,硬件設備不斷完善。這對于鴻合科技這樣的老牌廠商來說需要拓展多元業(yè)務線。“課后服務”成為了方向之一。

  在2020年的年度報告中,鴻合科技提出了以“師訓服務”和“課后服務”為抓手的“一核兩翼”發(fā)展戰(zhàn)略,正式開啟了鴻合教育服務元年,由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服務逐步轉型。

  總體來說,課后服務需要平臺、內容、渠道以及落地運營,優(yōu)勢被握在了不同的企業(yè)手里,鴻合科技擁有平臺和渠道,在聯手更多有優(yōu)質內容的企業(yè)后,便可提供更好的課后服務。

  教育部規(guī)定,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yè)、自主閱讀、體育,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從全國各地目前的進展來說,課后服務更歡迎素質教育課程。因此,這對于校外素質教育企業(yè)來說有更多可能性。

  鴻合科技首席戰(zhàn)略官張洪偉向多知網介紹,截至目前,鴻合科技已經合作了60多家機構,合作課程遍布“五育并舉”里的各種素質類課程。

  對于課程選擇上,張洪偉透露,公立校的學生數量多以及公立校和機構的教學形式不一,在篩選時,第一要保證課程能適應大班課;第二是基于課后服務的普惠性質,價格不能做太高,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去備課和磨課等;第三是課程簡單易行,容易操作;最后,互動性要強,有實務操作的課程更優(yōu)。

  02

  有家長評價體系或更健康長久

  國家對“課后服務”的收費有嚴格規(guī)定,企業(yè)作為其中的參與者,或很難獲得高利潤。不過,好處是省掉了營銷費用和場地費用。因此,企業(yè)進入學校課后服務生態(tài),特別考驗如何健康發(fā)展。

  2017年《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今年教育部通氣會又提到,采取財政補貼、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

  也就是說,課后服務是可以收費的,目前,各地雖執(zhí)行標準不同,但明確不能收費過高。

  張洪偉認為,國內的進校目前可以分為兩種付費機制:“政府付費制”和“家長付費制 ”,前者主要集中財政補貼足夠充足的地區(qū),后者多存在一些經濟比較開放的地區(qū)。

  “政府付費制”下的課后服務由當地政府出資,優(yōu)勢在于家長可以免費讓自己的小孩參與上課,但該模式缺乏家長對課程質量評價的機會。

  “家長付費制”下的課后服務都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這種模式的課后服務的費用來源于家長的付費,優(yōu)點在于家長對于學校提供的課程更有權利去參與、評價。這就讓機構進校存在一定的門檻,如果機構提供的課程質量不好,續(xù)報率變低,其課程自然會被淘汰掉。據了解,在以這種模式為代表的廣東,全部采取競標模式,在當地的政府網站均有公示。

  “家長付費制”已經形成一種良好的市場經濟模式,很多地方引入課后服務是會有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有平臺(系統里會展示各個課后服務的科目)、有豐富的課后課程(如體育、美術、書法等)、有課后評價系統,家長會參與評價。

  張洪偉認為,“本質上來說,三角關系最穩(wěn)固,它們分別為教育局和學校、家長和孩子、專業(yè)服務機構。”

  課程除了學校的審核,還要經過家長的“審核”。這樣的三角關系,是一個互相牽制的正向循環(huán)。當服務做到位時,家長續(xù)報率變高,機構的營收模式自然好,也能夠與學校繼續(xù)合作。

  在張洪偉看來,“課后課時費雖然比外面低,但是沒有營銷費用,沒有場地費用,只是帶著課程、帶著老師去校內落地執(zhí)行。課時費看似低了很多,但是整體的班容擴大了。”

  03

  “當前處在起步階段”

  據張洪偉介紹,“課后服務”目前正發(fā)展到了新的階段,如果按照整體節(jié)奏來看,仍然還處在起步階段。

  

  從企業(yè)端的性質來看,上市的和非上市的都有,上市企業(yè)如鴻合科技、科大訊飛、全通教育等,非上市的有課袋管家、課外喵、奕林教育、明博教育等。

  從企業(yè)的類別來看,一類是提供服務內容,一類提供平臺,一類提供服務的整個鏈條,鴻合科技目前是想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整個鏈條。

  張洪偉認為,“未來的課后服務里,可能平臺并不會那么重要,未來,地方、區(qū)政府或許會出的一個統一的平臺,為學校提供服務整個鏈條是未來的趨勢。”

  從內容來看,學校的需求跟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現狀有些相悖。

  

  在素質教育品牌的品類上,更多傾向于“小而美”,而非“大而全”。素質教育課程繁多,且內容區(qū)別大,很難有一個公司既生產美術,又生產體育,又生產編程。而在課后服務的課程上,需求方的想要的課程各類各樣,在品類上很難做到一家通吃。一個學校中課后服務的一個品類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一般品牌會盡量將科目錯開。

  如何滿足“一校一品類”?這對企業(yè)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

  從教師供應鏈來看,教育部提到:“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師承擔,也可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yè)人員或志愿者參與。”

  當前,很多學校的課后服務,都是1個小時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寫作業(yè)、自主閱讀等),1個小時安排素質教育課程,由本校老師兼任。

  未來,如果想讓課后服務的內容更豐富,且將擔子都交給本校教師,那么學校的壓力將會非常大。學校將面臨:第一,可能本校老師參與度不高;第二,可能沒有專業(yè)的素質教育老師。這就需要社會力量幫助學校解決,企業(yè)有望參與其中。企業(yè)有研發(fā)好的課程,有培育好的老師。

  因此,進入學校之后的落地運營非常重,需要很多專業(yè)的老師和服務人員進入學校。

  對于像鴻合科技這樣的企業(yè)來說,關鍵是將手握不同資源的各方撮合在一起,連接“平臺+內容+渠道”,共同幫助學校解決課后服務難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各地也正在進行暑期托管。未來,“課后服務”的廠商也有望延展至暑期等節(jié)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