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春風吹滿大地,教育游戲化設計的概念又在興起,筆者認為,學習和游戲一直以來都是個矛盾體,不具有普遍代表意義,如果真的硬要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我覺得學齡前還有那么點可能,但是你說把喜洋洋灰太狼放到點讀機里面就能學英語SO EAZY,這樣的幾率基本和你跟長腿歐巴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一樣渺茫。
小時候就聽到過“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概念,但長大以后才發(fā)現(xiàn),這句話是給有天賦的孩子說的,對于我們大部分普通的熊孩子來說,學習向來都是一件苦逼的事情。隨著在線教育的春風吹滿大地,教育游戲化設計的概念又在興起,但筆者認為,學習和游戲一直以來都是個矛盾體,不具有普遍代表意義,如果真的硬要聯(lián)系在一起,那么我覺得學齡前還有那么點可能,但是你說把喜洋洋灰太狼放到點讀機里面就能學英語SO EAZY,這樣的幾率基本和你跟長腿歐巴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一樣渺茫。
為什么是悖論?難道你沒有看見隨著手機APP的興起,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早已被引入進來。在單詞領域有百詞斬等各領風騷,口語方面有流利說獨占鰲頭。筆者認為,看起來似乎都還不錯,你背會了單詞就會有獎勵,你說好了口語就會有排名,觀眾的熱情也很高,但筆者更愿意從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游戲和學習之間的不同。
神曲中有七宗罪,想必大家也看過電影,人們永遠都在和人性做斗爭。這就是為什么微信的搶紅包這么火,女人的東西好賣以及游戲的利潤最高。很簡單一點,就是商機在利用人性,把人性中無法抗拒的東西擴大化。而游戲能夠吸引玩家就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但學習可以嗎?很不幸的是,對于學習來說,它其實恰恰與游戲的設計理念背道而馳,我們要登上學習的巔峰往往是要克服人性的弱點,如果你認為這也是一種樂趣的話,筆者認為,你也是一個somebody。如果非要將傳統(tǒng)游戲和教育做對比的化,你就會發(fā)現(xiàn)雙方的矛盾的第一個問題:
目的性:游戲的目的是干什么,放松。當然,我們也可以放松的學習。但學習絕對不會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如果你把熬夜網(wǎng)游也當做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的話,我無話可說。你當然也可以說玩游戲也是要動腦子的,專業(yè)的玩家有,我們可以把游戲玩的很專業(yè),但請注意,學習知識本身就是一件專業(yè)的事情。兩者的屬性就決定了一個點點鼠標可以讓你獲得愉悅,另一個點點鼠標,你是記不住單詞,也不會做題的。你也許會說,那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缺乏設計啊,沒有故事性啊,諸如此類,但就是游戲和學習最根本的不同——
成就感:什么是成就感。說白了就是快感。什么是游戲的快感?打怪,掉裝備,有虛擬老婆,帶領兄弟們PK。而學習知識呢?我們也可以攻克所設計的情景環(huán)境,甚至大家在游戲中把你供奉為“學霸”,你也可以在虛擬世界有一個白富美的老婆。我也相信游戲設計師有這個能力建立好情景。但,請不要忘記,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的你,你的裝備老婆等等除了靠你自己點鼠標,熬夜之外,你還有一個技能——充值。所有你所想要的東西都可以通過金錢購買,這也是游戲的利潤之源。但學習呢?我們不可能買一個“記憶面包”的裝備,也不可能獲得托福必過的“免死金牌”。我們也不可能像黑客帝國一樣插卡獲得新技能GET√。在學習的這一切,我們都是要通過努力和汗水去獲得成就感。而這種核心成就感的大相徑庭,讓教育的游戲化設計或多或少,變成了一種美麗的童話。
或許,筆者的觀點有些偏頗。但這并不妨礙教育游戲化的進程。從曾經(jīng)科利華引入學習的革命開始,我們一直在摸索如何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我們可以讓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有游戲的設計,但讓學習游戲化,輕松搞定XXX??赡苣壳?,一切都是幻覺。或許有一天,這樣的產(chǎn)品會問世。但當下,我們還在這樣的悖論中不斷的摸索和行走。
本文為喬蕾向多知網(wǎng)投稿,如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