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又一個社會話題幫助微博維持足夠的活躍度,除了媒體、公知、各路“磚家”之外,還有一些培訓機構的官微也參與其中,甚至會借勢營銷。
多知網7月25日消息,一個又一個社會話題幫助微博維持足夠的活躍度,除了媒體、公知、各路“磚家”之外,還有一些培訓機構的官微也參與其中,甚至會借勢營銷。
昨天,微博上有個不大不小的社會話題——紅十字會官微前天夜間發(fā)微博“甘肅紅十字會向岷縣漳縣地震災區(qū)緊急轉運價值19.44萬元的礦泉飲用水1900箱”,有網友計算單瓶礦泉水價格超4元,言外之意其中或隱含貪腐。
“紅會贈水門”在微博上引起廣泛傳播,司法考試機構萬國教育也發(fā)了這樣一條微博,“194400元/1900箱/24瓶=4.26元/瓶,好水!”
貼社會熱點賺眼球是不少培訓機構官微的慣用手法,多知網此前曾報道《數(shù)據告訴你:幾家上市公司如何運營微博?》,統(tǒng)計八家上市公司4月10至5月9日一個月內微博數(shù)量、類型等。幾家都不同程度地參與社會話題,其中諾亞舟社會話題數(shù)量甚至達到微博總數(shù)的一半(138/287條),學而思(22/54條)、弘成教育(60/93條)和新東方(106/416條)的比例也不低。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統(tǒng)計時段中包含雅安地震,機構官微或多或少地都會參與,或表態(tài)或祈福,另外社會話題還包括禽流感、食品安全等。
和主業(yè)無關,為何培訓機構官微頻頻涉足社會話題呢?一位微博營銷人士告訴多知網,“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這些官微普遍活躍度偏低,十萬粉絲發(fā)出的微博卻常常零轉發(fā),社會話題相對容易帶活躍度;第二就是部分官微是外包給第三方營銷公司做的,有微博原創(chuàng)數(shù)方面的考核,微博上社會話題數(shù)量最多最廣,往往容易被拿湊數(shù)。”(多知網 張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