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江獨創(chuàng)了“版權內容—APP—在線課程“的合作模式, 以期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資源互動,內容和渠道的共享共贏。

滬江與兩出版社簽約,拓展滬江網校多語種課程內容池版圖

2018-08-24 20:07:04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余甜  

  多知網8月24日消息,今日,滬江召開發(fā)布會宣布,與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就日語、泰語兩套多語種系列圖書簽約。

  據滬江網校多語種事業(yè)部總經理張靜介紹,此次簽約將進一步擴大滬江網校多語種課程內容池版圖,為學習用戶帶來更多的多語種語言學習選擇,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滬江獨創(chuàng)了“版權內容—APP—在線課程”的合作模式, 以期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資源互動、內容和渠道的共享共贏。

  以滬江和人教社的合作為例,早在2014年,雙方即合作把人教社旗下《新版標準日本語》的內容開發(fā)成在線課程和移動學習產品,用戶掃描書本上的二維碼即可連接定制的在線課程便捷學習。出版社則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的方式收集海量用戶的學習數據,為圖書的再版提供幫助和依據。

  滬江和廣東世圖的合作則走得更遠,廣東世圖旗下的《基礎泰語》教材,每年發(fā)行量達數十萬量級,參與線上課程培訓的僅數千人。

  據了解,此次滬江和廣東世圖的簽約版權合作,除了合作開發(fā)線上課程、圖書銷售分成外,將通過在書本上印制跳轉線上課程的二維碼,給予廣東世圖二次分成,實現教育IP價值最大化。

  據介紹,2017年外研社新東方與滬江聯(lián)合出資在英國創(chuàng)立的創(chuàng)新性出版社Innova將和滬江聯(lián)合開發(fā)成人英語在線課程,此次合作將秉承互聯(lián)網為先的原則,先推出互聯(lián)網課程再配紙質圖書。

  發(fā)布會上Innova將與滬江簽署成人英語再現3課程聯(lián)合開發(fā)合作備忘錄,有望在2019年初向用戶推出一款全新的在線英語課程產品,配套課程的系列數字以及紙質出版物也會在后續(xù)陸續(xù)推出,該套課程還將以數字與紙質的形式輸出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

  滬江網校多語種數字化產品從傳統(tǒng)錄播到AI互動型迭代

  張靜在發(fā)布會上稱,滬江網校多語種從2009年至今經歷了數字化產品和課程的3次迭代。

  初代產品是簡單的數字化產品,基本是把教材上的文字、音頻做簡單整合上傳。第二代是加強型的數字化產品,對素材的內容、音頻進行講解,并配有習題、利用超鏈接可以查詞、注解。也會包括一些簡單的數據支持,如后臺會有對用戶習題正確率及學習行為的簡單記錄。產品進化的第三代是互動型的產品,第三代產品不再是傳統(tǒng)的錄播形式,也不止是把數字產品用音頻的形式講解,而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用大數據對用戶行為進行測算,根據正確率推送習題。用戶答題正確率高會推送第二檔難度的習題,正確率低則會在該檔難度上推送更多的習題來加強練習。

  除了有一些簡單的音頻講解之外,還加入了直播互動和語音識別工具,直播互動加強用戶和老師之間及用戶和用戶之間互動,盡可能還原線下課程的上課體驗。語音識別工具能分析用戶的發(fā)音,盡可能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更好的把教材上的知識點融合貫通。

  張靜還指出,除了技術儲備之外,滬江還有一個實驗室,在為未來做各種技術儲備,包括AI人工智能,以后可能有人工伴讀出現。

  目前,滬江網校多語種已經建立了包含從專屬測評老師、專業(yè)課程顧問、專業(yè)助教到1對1和專屬學習督導教學教研全鏈條服務體系。

  其中在師資建設方面,滬江網校多語種投入巨資搭建了一批經過專業(yè)培訓的在線師資團隊。整個團隊近8成成員擁有海外經驗,持有國際考試機構認證的小語種水平認定、教育資格證書。

  另外,在個性化學習方面,滬江網校還針對日語課程增設了“知識點避雷”的智能化學習功能:基于多年累積的教研大數據,提供知識點難易度分級,在學習中全程指導,及時預警易錯知識點。

  在平臺正版內容池方面,截至目前,滬江已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數百家國內外出版社達成了內容合作關系。

  其中滬江日語已是J.TEST官方首批指定網絡課程合作伙伴,并正式獲批加入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

  滬江韓語先后與韓國夏雨圖書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等國內外權威出版機構達成合作。

  平臺服務層面,滬江網校多語種回歸學習用戶本身,借助大數據+AI技術,為廣大多語種學習用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專業(yè)的學習解決方案。

  張靜強調,整合全球優(yōu)質的出版社或者內容機構,只是滬江網校多語種打造的專業(yè)在線多語種語言學習平臺策略之一,如何將引進的優(yōu)質版權內容加工設計出一套全新的學習解決方案才是最終目的。

  未來,滬江網校多語種將持續(xù)強化豐富課程+專業(yè)服務+智能教育三方面,為全球更多的多語種學習用戶創(chuàng)造更好的在線多語種語言學習服務。

  日、韓、泰、德等多語種需求增長,第二外語成滬江新競爭點

  另外,在此次發(fā)布會上,滬江網校的各類多語種產品成為了探討的熱點之一。

  滬江網校自2005年正式上線滬江日語頻道以來,不斷擴增其他多語種類目,截至目前,現已建立起涵蓋日語、韓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意大利語、泰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等十多種多語種語言學習類目,已成全球多語種愛好者多語種學習分享聚集區(qū)。

  目前,英語是主流,但第二外語是滬江跟其他競品公司相比的亮點,其中,日、韓、泰、德等多語種比較受歡迎,這背后包含文化認同和留學需求的驅動。

  滬江語種的優(yōu)勢在于,利用互聯(lián)網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把有相同愛好的人聚在一起,通過內容在網絡上的傳播把對這個內容感興趣的人群吸引過來,再用社交模式把這些用戶留存下來,最后在這個留存過程中發(fā)現他們更進一步的需求,再去制作課程產品。

  對第二外語未來的發(fā)展,張靜認為是中產階級對于下一代教育的焦慮心理及現代人自身發(fā)展和喜好需求等因素促進的。

  而追溯到滬江多語種的歷史沿革,滬江總編輯王曉蘇稱,滬江多語種2005年從BBS論壇開始做。一開始是以英語的需求為主,本著用戶至上的原則,當時有一個節(jié)目單的產品,讓對多語種感興趣并且有一定能力的用戶分享學習經驗,這些用戶把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期刊的模式一期期發(fā)布出來,后來發(fā)現愿意跟隨這些有經驗的學習者學習的用戶有很多。

  第一個發(fā)展起來的語言就是日語,后來網友的需求擴大,滬江整合了一批日語專業(yè)的學生,和一些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過來做專欄,這樣慢慢一步步發(fā)展起來了。到2005年建立了專門的日語門戶站點,開始在滬江日語的品牌上做整體的部署和發(fā)展。

  此外,英語學習者額外的需求非常強,那個階段韓流的影響也比較大,因為滬江整個模式已經跑通了,復制到語種的發(fā)展模式就會比較快,后來陸續(xù)的法語、德語、西語、泰語、意大利語、俄語等都是按照滬江之前的步驟一步步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