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鈞將近年來對智慧課堂的思考匯編成書已于近日出版。
2020年注定是教育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后疫情時代,大量學校利用智慧教學系統(tǒng)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將成為“新常態(tài)”,全國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長表示,全國大規(guī)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御了疫情給教育系統(tǒng)帶來的沖擊,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基因,搭建了新起點,并客觀加速了學校教育理念變革的進程。北京四中網校早在2012年就開始與全國各地學校一起,開啟智慧課堂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通過“有知識、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有課堂常態(tài)踐行,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教育成果。
今年正值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的收官之年。為了鞏固多年來在智慧課堂建設中取得的成果與經驗,扎實做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持續(xù)推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正式出版。
(圖 :《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
該書主編、北京四中網校高鈞副校長強調:“《數據驅動下的智慧課堂精準教學》從新時代下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視角,以教學場景為線索,以教學案例為載體,以學情數據和事實為依據,通過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實踐,最終實現(xiàn)了教師的教育理念革新、教學方法的重置、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
中國教育學會鐘秉林會長在書的前序中對本書作出評價:“全書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兼顧,內容豐富,涉及教學模式變革、管理機制變革、管理機制建設、教師隊伍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提升等各個方面。包括了來自廣州、天津、成都、煙臺、西寧、???、東莞、石嘴山八個教育局的頂層設計,以及全國各地近百所學校的經典案例,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改革者的責任擔當和探索,具有重要價值。”
高鈞在書中談到,從過往北京四中網校與數千所學校的合作實踐來看,智慧課堂教學改革、在新理念新要求下的教與學方式的重置,是一個“由繁到簡”、“由重到輕”的必經過程,作為教師誰也無法例外。這種過程的有效持續(xù),一定需要有一種外力去卸下初期頗為沉重的工作量,不斷支撐教師前行。而先進的教學平臺、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成熟的課型模式、有溫度的教研服務,就是這個外力。北京四中網校注重駐校教研服務,“交付即開始”的獨特運營品質,快速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將“信息技術”落地到真實的課堂中,讓“信息素養(yǎng)”扎根在每一位老師身上,是北京四中網校新時期的角色定位所在。
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敏銳的目光,密切跟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發(fā)展趨勢,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多樣化的改革實踐探索,為發(fā)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而努力前行。
以下內容節(jié)選自本書第一章《數據驅動下的課前教與學創(chuàng)新》:
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實踐中,老師們總結出如下幾條規(guī)律。
一是課前學習要量少任務精,一般為2-3個任務。普遍性的課前學習任務有三個:任務一是看微課,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任務二是做檢測,在檢測中了解學生課前的掌握情況;任務三是平臺討論,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相互交流,質疑解惑。遇到特殊情況,會作適當的調整。比如語文課,可以要求學生把朗讀文章的音頻上傳到平臺上,數學可要求學生把習題講解的音頻上傳到平臺。
二是課前任務要求要明確具體。例如,“閱讀課文,圈畫字詞,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給下列字詞注音、造句”“仿照微課例句及賞析方法,自選文中至少3處進行品析,上傳到討論區(qū),并做好準備課上與同學們一起分享”。這樣的表述,能讓學生清楚明白地了解教師的要求,并有效完成學習任務。
三是課前學習的形式要多樣,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譬如《平面的基本性質》一課,老師布置的任務趣味性更強,更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上地理《熱力環(huán)流》一節(jié)時,山西省長治市第十中學校彭藝老師布置了非常有趣而貼近生活的課前學習任務。
天津市西青區(qū)付村中學朱明娜老師的課前學習內容設計則注重通過趣味性引發(fā)學生思考。課前,朱明娜老師給同學們布置了兩條相關聯(lián)的自主學習任務:一是畫出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在圖片上寫下關鍵詞。二是課前錄制關于“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的微課。一種方式是以小組為單位錄制最喜歡的卡通人物的采訪視頻,同學之間進行簡單的口頭交流;另一種是以“我描述你來猜”的方式,用英文介紹自己最喜歡的卡通人物,課上老師選擇部分同學的視頻讓其他同學來猜。
課堂上,朱明娜老師通過北京四中網校教學平臺推送同學們自制的關于最喜歡的卡通人物的采訪微課視頻,提高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fā)思考,培養(yǎng)學生“聽”和“看”的技能。
四是課前學習內容注重與生活的連接。在學習英語《廣告用語》一節(jié)時,可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工藝品或玩具,上傳照片并介紹它。課上學習過廣告用詞后,再讓學生為自己的工藝品或玩具做廣告宣傳,增強學生興趣。政治學科則可以要求學生閱讀并分析最近發(fā)生的某個時事新聞,課上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是課前學習內容的設計注重建立知識間的鏈接,即不是只看當堂的教材內容,而是做到承前啟后,喜新不忘舊,努力建立知識間的鏈接。譬如在講授《反比例函數》的章節(jié)時,成都鐵路中學稅國亮老師先推送給學生《函數的概念》和《一次函數的總復習》兩個微課,讓學生鞏固舊知識。“這樣既便于學生學習新課,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鏈接,形成知識網絡體系。”稅老師說。
六是注重課前學習內容與課上教學活動的銜接。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瑞雪老師認為:“課前學習任務設計得好,可以為課上的活動搭建腳手架,更有利于小組合作和深度探究。”因此,在學習《口技》一節(jié)時,她布置了如下課前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課前描寫一段籃球比賽。課上認真研讀《口技》,領會文中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有機結合妙處,尤其是文中生動細膩地刻畫出聽眾心理變化的部分,以烘托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藝。這樣,當學生再次修改課前完成的籃球比賽微寫作時,他們會切實體會到側面描寫的重要性。
智慧課的課前教學設計是智慧課堂教學成功實施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老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標為基本,設計科學、有效、有趣、有生活、有銜接的課前學習內容,并以教學平臺為載體帶領學生有效完成課前學習,為實施智慧課堂教學做好充分保障,也為高效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