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5月31日消息,學而思網校今日宣布成立少年文學院,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由作家擔綱主講的寫作、閱讀課程,同時將組織相關講座、征文等活動。
此外,少年文學院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大型閱讀計劃”,并邀請國內外寫作名家聯(lián)合出版相關書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勒·克萊齊奧、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及蘇童出席啟動儀式。
作家教寫作,邀阿來和蘇童做講師
發(fā)布會上,學而思網??偨浝韯c遜在談到成立少年文學院的初衷時表示,語文是萬科之母,關乎孩子的語言運用、思維拓展、審美創(chuàng)造和文化傳承。在語文教育方面,學而思網校始終堅持倡導“大語文”的理念,引導孩子回歸文學和文化,真正激發(fā)出孩子對文學的興趣,著重提升其文學核心素養(yǎng)。
據學而思網校文科產品部負責人陶曉麗介紹,為從積累和表達兩個維度實現(xiàn)對于青少年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少年文學院將推出面向中小學生的寫作課程與閱讀課程。預計下半年課程會陸續(xù)上線。
在引進國內外優(yōu)質寫作理念及相關產品外,學而思網校還邀請作家阿來和蘇童將結合自身的寫作經驗參與到寫作大師課程體系建設中,設計出具有國際化理念的系列培養(yǎng)課程。
談及如何平衡應試寫作與培養(yǎng)文化創(chuàng)意素養(yǎng)時,陶曉麗表示:“在與作家們的磨合過程中,作家們肯定是主張孩子們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但寫作文確實是有評判標準的,所以我們需要在作家教會孩子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的基礎上,繼續(xù)教孩子在呈現(xiàn)故事時注意一點技巧,可能開頭結尾就會顯得與眾不同。我們尊重作家寫作經驗的輸出,也會根據孩子寫作的要求,對其進行適當再加工?!?/p>
“有些家長希望素養(yǎng)的東西講得多一點,當這樣做時,另外有家長又覺得沒有那么理想……目前,我們今年的大綱,就是兩方面的內容各占50%。我們每一期都會做用戶調研,可能會有浮動,有可能調到40%+60%,以用戶的需求和反饋為準,課程是需要不斷迭代的?!碧諘喳愌a充道。
針對教研的標準化與個性化教育之爭,陶曉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標準化是首位,其次應該是標準化基礎上的個性化。即使我們有標準版的教案,但每個老師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表達也各有特色。面對相同的知識點,可能老師們講課的呈現(xiàn)方式是不同,但是知識點必須要講透?!?/p>
而閱讀課程,學而思網校將邀請中外名家共同研發(fā),為青少年提供閱讀方法指導,以期激發(fā)孩子們的讀書興趣并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
“怎樣借景抒情?”“怎么將作文寫得更受讀者喜愛?”“作文結尾如何寫得不同?”會上,孩子們一連串的發(fā)問直指一個個寫作痛點,折射出的是中小學生對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剛性需求。
針對如何寫好作文的問題,阿來表示:“文學本就是圍繞‘人’展開的,作者本身就是打開文學世界的鑰匙,并伴隨著成長而愈顯其意義。孩子要多接觸世界、自然,用感官身體去接觸,要多看文字之外的東西,不要只有文字的感覺。”
蘇童認為:“除了書面教育,孩子還需要接受來自社會、來自世俗的教育,家長可以讓孩子去農村看看,接觸不一樣的世界。視野越寬廣、寫作越寬敞?!?/p>
大語文加速布局背后,意在“無限還原線下場景”
據悉,少年文學院的推出并非是學而思網校第一次牽線文學名家和青少年,充當“擺渡人”的角色。早在去年7月學而思網校大語文便舉辦過“少年文學家”活動,以征文活動的形式連接作家和青少年。
此外,學而思網校還曾邀請作家李洱開設寫作大師課,反響熱烈?!拔覀円恢毕朐诤⒆觽兒痛髱熤g做一個連接,用業(yè)界領先的教學資源,面向社會做最廣泛的傳播,把最好的文學資源普惠全中國的孩子。”陶曉麗對多知網說道。
去年以來,風頭正勁的大語文賽道吸引巨頭不斷加碼。
正如劉慶遜所言,隨著部編版教材將于今秋落地全國,中高考對語文學科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新生代家長的教育理念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一步升級,消費能力的提升,對語文素養(yǎng)的需求也會增加。目前來看,傳統(tǒng)的培訓行業(yè)巨頭、區(qū)域型線下機構和初創(chuàng)的教育公司紛紛入局大語文領域,推出了各自的語文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學而思網校大語文于2018年3月正式進入大眾視野,現(xiàn)有大語文老師將近40名。其內容體系主要包含課程體系、中文分級閱讀體系、應用與實踐(含素養(yǎng)微課、素質活動及人文游學)三方面內容。按照文學史發(fā)展的脈絡梳理課程內容,以全動畫+H5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專注度和參與度。
經過一年多的發(fā)展,遵循“無限還原線下場景”的邏輯,學而思網校大語文陸續(xù)推出了戰(zhàn)隊PK、語音彈幕、“小小演說家”等提升孩子專注度的教學功能。陶曉麗對多知網表示,目前,隨著這些新功能的推出,學員的專注度提升了5%-10%。
談到學而思網校大語文的競爭壁壘,劉慶遜表示,真正的語文教育應是“語”和“文”的結合,“語”是學會與世界對話,“文”讓人們學會構想未來?!澳壳?,大語文市場還是早期狀態(tài),語文學科市場滲透率的發(fā)展空間還很廣闊。從長遠看,優(yōu)質的教研和師資依然會是大語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我們也會持續(xù)保持這個優(yōu)勢?!?/p>
正如蘇童所言,“文學教育不要在意一時得失,它是長遠之計?!闭Z文教育需要“細火慢燉”,保證質量與數(shù)量的齊頭并進,才是各路選手走得長遠之根本所在。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