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學大回歸A股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節(jié)點上,金鑫披露了學大“教研+”的戰(zhàn)略,這其中包括老師、課程、平臺、評估等四個方面的升級。
多知網9月15日消息,在距離學大回歸A股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節(jié)點上,金鑫披露了學大“教研+”的戰(zhàn)略,這其中包括老師、課程、平臺、評估等四個方面的升級。金鑫還表示:“回歸A股后的學大要實現戰(zhàn)略突破,做多元化的產業(yè)布局,從培訓機構轉向綜合性的教育集團。”
學大回歸A股消息已經放出了好幾個月,外界對學大回歸最大的疑問還是在:不管美股還是A股,未來學大的增值空間到底在哪里?難道就僅僅靠著E學大,繼續(xù)打在線教育的概念?
而學大沉寂一年后發(fā)布的新戰(zhàn)略,也是奔著這些問題而來。
首先,資本的要求是學大必須將對教研的重視提升到戰(zhàn)略層面的現實原因。利潤空間也好,未來做多元化產品也好,學大的教學能力提不上去一切都是無用功。金鑫甚至說道:“大家常說學大市場很強,銷售很強,但很少提到教師很強,教研很強。”而這一次,金鑫的希望就是讓學大的教研水平能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2014年9月份,學大成立了個性化教育研究院,聘請原北京四中副校長李燕玲擔任院長。李燕玲的加入,帶來了很多體制內公辦學校的教研成果,溝通了學大和體質內教育的聯(lián)系,但更重要的是明確了學大教研體系的規(guī)范。李燕玲表示:“現在學大所有的老師都根據專業(yè)屬于某個教研組,總部對分公司制定教研計劃,分公司向分校制定教研計劃,學校是最基層的教研單位??偛繃栏褚?guī)范老師教研的活動,包括頻率、內容和組織形式,并且建立全學大老師的社區(qū)。”
不僅如此,李燕玲還提到,“做學大自己的‘黃埔軍校’,一年一期培養(yǎng)學科帶頭人”。看得出來,學大現在的老師培養(yǎng)方式開始類小班化培養(yǎng)。在此前的一對一教學中,沒有“名師”的概念,而班組課對老師的要求介于班課和一對一之間,更接近于小班,對老師的教學水平又更高要求。如果學大能夠整體提升教研能力,會非常有助于班組課的推動。
除了教研體系以及老師的培養(yǎng)外,學大這次的“教研+”另一部分的工作就體現在了e學大的升級改版上。金鑫簡單歸納e學大的幾個新提升:1、重心放在讓用戶覺得好用,愛用;2、從資源的配備上,要讓老師覺得離不開;3、學大上半年推出e學大實驗校區(qū),后期會在所有校區(qū)使用。
具體而言,e學大增加了考試課程、試卷庫、微課程、名師課程、模塊課程的內容,比如試卷庫完善到了近5年的試題,名師課程則邀請學大內外的名師對老師進行培訓。李燕玲表示:“之前e學大沒有做體系化構建,比較零散,搜起來浪費時間?,F在歸類,標簽化后,老師的效率就會提高很多。”
此外,e學大還在做其他新產品的嘗試,比如研發(fā)相應產品讓老師在空余時間提供增值服務。但是目前對于e學大的具體進展,學大尚無更進一步的披露。
比起之前長于推產品和系統(tǒng),學大這次要通過教研實現“市場+教研”實現前后兩段同時拉動的策略更回歸教育教學本質,也是學大要真正實現“構建個性化智能輔導”品牌升級真正的保障。(多知網 邱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