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中介的全球性思維

2014-01-15 09:54:35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wǎng)   作者:張超   0條評論

       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很多的成功案例是照抄國外尤其是美國的,最典型的例如百度、58同城等,那么,留學中介在展望未來,是否可以將視野擴展到國外,看看人家是如何做的,是否可以給行業(yè)提供一些借鑒呢?老查參加過很多國際會議,也多次和一些國外的留學中介同行們聊過,所以想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留學中介的全球性思維。

       日本最大的留學中介機構是ICC和BEO,ICC在全日本有6個辦公室,BEO有2個辦公室。其中ICC只有大約20名全職員工,接近100名兼職員工。ICC在海外有5個專門做服務的辦公室,主要做澳洲和美國。BEO有大約60名員工,有2個國內辦公室,1個英國的辦公室,主要做英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KAPLAN收購。 韓國最大的留學中介是IAE,IAE在韓國有34個辦公室,在其他國家采取合作的方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全球覆蓋最廣的留學中介之一。 中國香港和臺灣的留學中介分成兩種,一是主要做澳大利亞和英國的,例如IDP, ACIC,二是主要做美國高端。這一點和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留學中介很類似。

       其他東南亞國家例如新加坡、馬拉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在這些國家,留學中介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外來的機構,尤其是例如IDP、ACIC、IAE等,另外一類是當?shù)氐臋C構,規(guī)模很小,最大的也不會超過100人,一般只有十幾個人,很多是家族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的時間比較長。在亞洲,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印度,越南。

       印度的留學中介和中國有很大的相似性,例如印度的留學中介往往做很多國家,尤其是美國,英國,澳洲等主流國家,印度的留學中介規(guī)模也是世界上僅次于中國的,印度的學生往往也會首先可以移民的國家。目前印度最大的中介主要有Study Overseas Global和Global Reach,當然印度最大的留學中介的規(guī)模和中國的留學中介還有很大差異。越南是進幾年出國留學學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西方國家也很重視在越南的招生工作,但整體運營還處在比較初級的狀態(tài),學生的家庭富余程度不夠,造成大部分越南學生仍然需要政府獎學金。

       很多人認為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就沒有留學中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在這些國家,仍然有大量的留學中介存在。這些留學中介可以分成幾類。一是主要協(xié)助學生進入頂級名校的咨詢機構,例如美國的IVYWISE,收取學生相當高的費用,而且很早就開始切入學生的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協(xié)助學生提升背景,從而申請到很好的院校。另外是協(xié)助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招收國際學生,以代理制為主要,代理的院校以該國學生的特殊需求為主,例如加拿大的法學院和醫(yī)學院的名額特別少,有些機構就專門協(xié)助加拿大的學生申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醫(yī)學院和法學院。還有就是專門協(xié)助學生進行交換和交流活動的中介機構。整體來說,當然還有那些專門瞄準來自中國、印度、韓國學生進行第二次轉學和指導的中介機構。

       從全球來看,主要分成幾類機構:

       1.全世界范圍內的連鎖機構,例如IDP,IAE,ACIC等。 目前這里機構里面IDP規(guī)模最大,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有接近60多個辦公室,接近700名員工。每年服務的學生數(shù)目超過3萬名。以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介機構,但現(xiàn)在隨著中國大陸地區(qū)留學中介的迅速發(fā)展,已經(jīng)被中國當?shù)氐拇笮土魧W中介所超越。

       2.在某一國家或者某一城市有重大影響力的機構,例如中國的金吉列、前途、啟德等。

       3.專注于某一個國家、某一類課程的小型留學機構,這類機構非常多。

       與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留學中介對比,其他國家的留學中介有一些共性。例如營銷方式越來越依靠網(wǎng)絡,另外輔以教育展、院校面試會等,在業(yè)務方面,除了做中介業(yè)務外,也往往會提供外語語言培訓等。那么到底有那些差異呢?

       差異一:

       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向申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收取服務費的國家。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中介幾乎都提供免費的服務,僅在一些增值服務上提供收費服務。

       差異二:

       其他國家的學生群體的目的性和中國學生有一定的區(qū)別。例如日本和韓國很多學生是出國讀語言的,而中國的學生幾乎都是出國讀學位課程。

       差異三:

       中國的留學中介的規(guī)模要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當然,這和市場容量有關。我有一次去參觀IDP在柬埔寨的辦公室,我問他們的咨詢顧問1年送多少學生,回答是大約100個,但即使這樣,已經(jīng)占了柬埔寨整體市場的90%以上。目前中國的大型留學機構,例如金吉列、前途、啟德等,都有超過上千名顧問,年服務學生數(shù)量都超過3萬。而在國外,一個留學中介有幾十人就是很大的規(guī)模了。這么大的規(guī)模的留學中介只能提供流水化的作業(yè),咨詢顧問的流失率也隨之提高,客戶滿意度低。

       雖然說,中國的留學中介規(guī)模超過其他國家,但從存在歷史上來說,是大大晚于例如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所以可以從別人的經(jīng)驗和教訓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首先,從國外的操作來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中介服務必然走向零收費。中國之前之所所以一直沒有實現(xiàn)零中介,受制于三個因素,一是簽證過于復雜,但自從英國和澳大利亞實行簽證改革后,簽證的因素已經(jīng)不復存在。二是競爭的考慮。如果能收到學生的服務費,為什么改成零呢。三是沒有人能提供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服務和有足夠的資本和技術支持,使得如果實行零中介,留學中介將無利可圖。 四是即使有人愿意嘗試,但是院校資源又不夠好。

       尚友從2013年12月中旬開始,推出了澳大利亞零中介業(yè)務,其實最重要的不是不收費,而是提供所有留學中介都提供的服務,具備最有經(jīng)驗的咨詢顧問和后端團隊,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方法,使得客戶的體驗更好,成功率更高。

       其次,日本韓國等留學機構雖然申請和咨詢服務不收取費用,但他們特別重視境外的服務,并且在一些國家設立了直屬的服務中心,專門服務他們送出去的學生,這些服務是可以收取一定的費用的。在這方面,也許是中國一些大的留學機構值得借鑒的地方。 

       老査的更多文章:《留學中介的資本困局:是機會,更是墳墓